似水流年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1327|回复: 0

先学聪明再学笨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18-3-25 21:29
  • 签到天数: 765 天

    连续签到: 1 天

    [LV.10]以坛为家III

    发表于 2013-10-1 08:50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刘    墉


    大学美术系三年级,我终于上到了台湾山水画大师黄君璧先生的课。我那时的山水画已经参加许多展览并获奖,心想一定会被老师刮目相看。
    可是第一堂课,拿到老师发下来的画稿,我照样临摹,临得一模一样,交上去,却没拿甲,只拿了乙。

    我很不服,顽皮的“毛病”又犯了,就回家把老师装画稿的塑胶袋拆开,再把我临摹的那张塞进去封好。第二堂拿那张“假画稿”给老师看,并指着上面一棵树说:“黄老师!这要怎么画?您画的笔法,我不会。”

    黄老师居然指着“假画稿”分析了半天,而且没认出那是我造的假东西。

    我下课之后想了又想,想通了———

    老师可以那么画,但他不知我是“老手”,于是用初学来对待我,就算我跟他画得一样,也只能拿“乙”。
    好!再说个真实故事———

    30多岁的时候,我写了一本绘画理论的书,请一位学者写序,那学者说他没空,要我自己写完给他“过目”。
    于是我回去写了一大篇,送去给他。

    隔几天,我把文章拿回,发现第一段上有许多改动的笔迹,可是又都被涂掉了,正纳闷,那学者说了:“我起先动了好多地方,但是后来发现你写得好极了,有你自己的笔法与文气,我改得反而不妥,所以全照你的。”

    这下子我又得到个结论———你常常没办法让人一眼就见出文章的功力,如同有些书法家的字,卓然成家,但是如果你只见他几个字,却会觉得很不怎么样。如李白的传世之作《静夜思》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,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,若非出自诗仙之手,只怕拿去给一般诗社评选,反而要被列入“打油诗”,被剔出来。

    同样的道理,要知道,当你参加中学生作文比赛,或考试写作文时,评分老师的心态上,是以“学生”来对待你。卷子经过弥封,他不知你是何方神圣,于是只能凭那几个字来给你打成绩。这时候,那些会“掉书袋”,词汇丰富的当然容易占上风。

    举个我最近见到的例子———在台湾,有个朋友的女儿参加“全民英检”中级的鉴定考试,作文题目是“电影”。

    考完,我问她是怎么写的,她说她写:“电影有喜剧片、悲剧片、恐怖片……”我就打断她的话问:“喜剧、悲剧和恐怖片,英文怎么写?”

    那初中生一笑说:“喜剧是comedy,悲剧是tragedy,恐怖片是thriller。”

    我一听就说:“我看你一定能过关。”

    成绩出来,她果然高分通过。

    你猜我为什么那样肯定。答案很简单———因为她最起码表现了“英文单词”的功力。

    做学问很妙,当你初学书画的时候,老师会严格训练你拿笔要“指实掌虚”,而且写错了不能涂改,但是你真去看看,哪位名画家那么拿笔?又有几位书法家绝不“回笔”修正?

    连打球都如此,记得我初学乒乓球的时候,教练搬出一堆术语和口诀,又常骂我手指太伸进拍子,容易碰到球。可是有一天,我看他借给我的世界大赛光碟,发现里面的高手手指伸得比我长多了,问教练:“为什么他可以,我不可以?”

    教练却一笑,说:“有一天,你打得像他这么好,当然可以。”

    不知你有没有读过郑板桥的名句“聪明难、糊涂难,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”,还有中国画论中说的“大拙便是巧处,大巧更是拙处”。表面看来,“糊涂”和“拙”都是较高的境界,问题是你千万别忘了,那糊涂是由聪明出来的,那拙朴是巧妙之后达到的。

    同样的道理,学写作也要由聪明和巧妙开始,你要尽量先充实词汇、多读书、多背古人的佳句,达到“持之有故,言之成理”,含英咀华,再进一步追求返璞归真、妙造自然的境界。

    记住!备而不用,毕竟不等于“根本没有”啊!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'

    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 似水流年 ( 粤ICP备08111734号-2 )  

    GMT+8, 2024-5-20 14:23 , Processed in 0.029701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似水流年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